包公井的傳說
作者:通途交通培訓(xùn) 時間:2017-04-01
包拯,字希仁(999-1062),廬州(今安徽合肥)人。北宋仁宗天圣五年(1027)29歲的包拯中進士,歷任知縣、知州、按察御史、西北轉(zhuǎn)運使、天章閣待制、樞密副使等職,并出使過契丹,后封為龍圖閣直學(xué)士。他為官清正,鐵面無私,執(zhí)法嚴(yán)明,敢于為民請命,歐陽修稱贊他“少有孝行,聞于鄉(xiāng)里;晚有直節(jié),著在朝廷。”人稱“包公”、“包青天”、“包龍圖”,死后謚“孝肅”,至今貴池有條老街稱作孝肅街。蓋包拯曾于宋仁宗至和二年(1055)因“坐失保任事”由刑部郎中降為兵部員外郎,出任池州知州,為官一任造福一方,池州人民甚傳佳話,至今,池州有一首民謠這樣寫道:
長江滾滾向東流,南岸有個古池州。
池州難有三代富,一任清官不到頭。
歌中所言“一任清官”指包拯,包拯在池州廣為百姓所稱頌,《嘉靖池州府志》記載:“包拯為治嚴(yán)而不苛,所至,縮靡費,以利民。且民多德之,立祠祀焉。”至今,在齊山冶春園有包公祠,祠東有一巖壁上書“齊山”二字,篆體,傳說為包拯所書。且包拯判案神明,《志》載:“辨浮江尸,與瘞僧冤,時稱神明。”
然而最讓池州百姓家喻戶曉、傳為佳話的是池州包公井的傳說。
包公井位于孝肅街東街,原城關(guān)糧站院內(nèi),現(xiàn)已被高樓大廈所包圍。井水清澈甘甜,石圈完好,是池城內(nèi)幸存下來的少有的千年古井之一,可與池城最古老的古舜井(區(qū)幼兒園西側(cè),傳為舜南巡時鑿)及秀山門外杏花村香泉井相媲美。
相傳包公在池州剛上任的那年,池州久旱成災(zāi),流經(jīng)池州的秋浦河、清溪河以及平天湖都快干涸了,城內(nèi)出現(xiàn)水荒,百姓為爭水打得頭破血流。包公想民之所想,整日心急如焚、茶飯不思,踱著方步、捻斷胡須,也沒有想出個“轍”來。一日走在府廳墻外,見石階下有幾根小草蔥綠異常,遂親自破土刨根,終挖出一泉眼,水珠上竄,包公甚喜,忙命手下人請來磚瓦匠,鑿井面磚建欄。修成后,解燃眉之急,百姓吃水不用愁,包公頓時寬慰許多。沒想到,池州僅此井有水,其他井幾乎都干涸了,城中百姓每天排隊到衙門前的井中取水。此井也怪,好比聚寶盆,不論怎么干旱,每天打水的人再多,也吃不干用不完。城中百姓曾因無水為水而斗,現(xiàn)有水也為水而爭,包公遂派三個衙役輪流維持秩序。但包公更沒有想到,三個衙役竟然打起了各人的小算盤,每日到井邊看守時,收取百姓銀兩,坐收漁利,私下瓜分。
此事不久被人傳到包公耳朵里,包公火冒三丈:我挖此井為解百姓之困,沒成想三個小吏卻坐收得利。遂親自監(jiān)守井口,免收銀兩,把三個衙役收來的錢還給百姓,另罰那三個衙役每人再打一口井。三個衙役知錯就改,每天用心挖井,最終四口井中皆見水,四口井連在一起形成方形,俗稱“四眼井”。奇怪的是這四口井中,包公所挖的那口井的井水始終比其他三口井要滿一些,而且特別清澈爽口,后人為紀(jì)念這四口井稱為“包公井”。
據(jù)說這四口井非常神奇,如果貪官喝了這井中水,立即頭痛,終身不愈,因此又被人稱作“廉泉井”。后來元朝兵馬打進池州,長官飲此甘泉,頭痛眼花,一氣之下派人填泥塞沙。直到明英宗正統(tǒng)二年(1437)葉恩任池州太守時,才重新進行疏浚,在井邊做成石欄桿護井,并立碑刻贊曰:“井無地不有,而公所鑿……數(shù)碑而不易者,豈以井哉?”為之銘曰:“泉之清兮公之潔,泉之芳兮公之烈。”
清雍正十年(1732)山西人李日章在池州任知州,又浚井,建包公亭,光緒二年(1876)池州知府襲云綺題三個字“包公井”于碑上,一直留傳至今,為池州人民所津津樂道。
上一頁:丹心碧血足千秋——凌霄烈士傳略
下一頁:池州“神山”飛來山的傳說